长沙香港高中留学申请攻略
【合适对象】
个人灵活聪明独立适应性强
从施政报告中可以看出,内地包括广州学生都可以在未来申请到香港的高校修读短期课程,又或是非公营学校的高中课程。信息时报报导中提到了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首批符合资格又有兴趣到香港就读高中的内地学生约有1000人。但纵观施政报告,并未提及哪些人才有“资格”赴港。
非公营学校学费高
据了解,香港居民的义务教育及至高中,可以享受12年的免费教育并获得教育券。但对于非本地居民的教育,政府一定不会“埋单”,所以这次向内地开放的都是非公营性质的学校。这些学校没有或者获得政府的资助较少,招纳学生也势必从教育产业考虑,要收取高昂学费。
学生须非常熟悉香港
中山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冯增俊认为,有父母或亲戚在香港、熟悉香港教育制度、个人比较灵活聪明是学生赴港就读的重要条件。在冯教授看来,要申请香港高中的学生要“非常熟悉香港、非常聪明”和有较强适应能力,“因为两地教育方式有很多不同,内地比较注重题海战术,而香港主要教如何解题,另外还需要学生参加其他的工作、服务和社团活动”。
他认为,广州学生在适应香港学习和生活方面有优势。若有心赴港读高中的学生要做好要适应新环境的心理准备,可以通过详细了解香港教育体制和亲身到港校体验来提前做好适应准备,有意识地培养独立自主能力和加强英语水平。
自主适应能力不可少
独立能力也是重要一项。留学360香港部指出,到港读高中要看清利弊,“香港的英语使用程度是比内地高,但也因为多元化语言而使得英语环境不纯正”。而且“并非成绩好就能适应”,她列出了除经济能力外,赴港读高中学生需具备的几个条件,排在位的就是自主适应能力。她指出,赴港读高中的形势仍未明朗,以往也有内地学生赴港读大学后心理不过关、出现成绩跟不上、退学甚至失踪等情况。虽然这只是少数个案,但并不代表内地初中生也能适应,“因为前者已经成年并且有独立思维能力,而后者只有十多岁”。
【中学推荐】
一、圣保罗男女中学St PaulsCo-educational College
中文名称:圣保罗男女中学
外文名称:St PaulsCo-educational College
创办时间: 1915年
地理位置:香港中环麦当劳道
学校类型:直资中学
圣保罗男女中学是由香港圣公会创办的男女生一同授课的英文中学,位于香港中环麦当劳道。圣保罗男女中学是香港一间学校,创立于1915年(当时名为圣保罗女书院)。早期只收女生,1918年成为香港间规定学生必须穿着校服的学校,1945年战后复课,兼收男女学生,是香港首间男女同校学校。2001年向政府申请成为直接资助学校,成为首间直资中学。
学校简介
学校位于香港中环麦当劳道33号,同址隔邻为(麦当劳道)小学校舍(原为附属小学上下午校共同校舍)。另于邻近坚尼地道7号对面前英童学校,现成为圣保罗男女(坚尼地道)小学校舍,作为推行全日制小学后"附属小学"的另一小学校舍。
学校除现有的三个校舍(中学、(麦当劳道)小学、(坚尼地道)小学)外,于附近歌老打路另设有学校专用室内游泳池,供校内中小学学生上体育游泳课堂之用。亦开放给会员及校友使用。
圣保罗男女中学尤其重视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发展。学校拥有合唱团、管弦乐团、口琴队、弦乐团等各个领域的音乐团队,大部分更在香港学校音乐节中屡获佳绩。
二、香港培正中学—Pui ChingMiddle School
学校简介
香港培正中学是香港九龙何文田的一所中学,由香港浸信会联会创办,位于培正道20号,其校色分为红色、蓝色。
1889年,广州浸信会在广州开办书塾,成为香港培正中学的雏型。1933年,广州培正中学在香港现址创立香港培正中学的分校。1935年9月,香港培正中学开设了初中一级,1938年正式开设了初中部,在1940年又开了高中部。1941年香港沦陷时培正一度停办,1945年日军投降后,培正借用九龙塘学校的校舍复课,翌年搬回何文田原来的校舍。
现任校监为陈之望,校长为叶赐添。职员人数 约100人, 学生人数 约1200人 。
学校班别
在多学生的时代,每级可分为信、望、爱、光、善、正、真、诚、忠、毅、培共十一班。随学位减少,现每级只余多八班(信、望、爱、光、善、正、真、诚)。
学校设施
全校铺设电脑网络,设有多媒体环球教室、多媒体图书馆、多媒体示范实验室、多媒体地理室、多媒体语言室、电脑辅助学习室、电脑辅助设计科技室、礼堂、演艺活动中心、艺术活动中心、多媒体製作中心、音乐活动中心、会议展览中心、录音室、传意学习中心、校园电视台、英语活动中心,宗教馆、环校学习径、健身室、雨天操场、全天候跑道、攀石墙、投掷场及室內体育馆。
三、皇仁书院
Queen College
院校简介
皇仁书院(Queen's College)是香港早的官立中学,也是香港的男子中学,以英语为教学语言。中文校训是"勤有功",而拉丁文校训则是"Labor Omnia Vincit"。
皇仁书院校舍坐落香港岛中部的湾仔区,实际位置位于铜锣湾天后,高士威道及铜锣湾道之交界,毗邻维多利亚公园及香港中央图书馆。校园的面积达16766平方米,较香港一般中学为大,为学生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学习。
皇仁书院为香港114间使用英文作为教学语文的中学之一。除中国语文、中国历史、中国文学、普通话及中国文化科外,其馀所有科目均使用英文作为教学语文。
2008年的中一自行分配学额约为60个,校方会约见200名申请者进行甄选。甄选准则将考虑学生学业成绩、操行、课外活动及面试时的表现。学生在学业以外(如音乐及运动等)有卓越表现并具备足够证明,而学业成绩达相当水平,亦将获校方考虑。
四、金文泰中学-ClementiSecondary School
院校简介
金文泰中学(英语:ClementiSecondary School)是一所位于香港北角炮台山道30号的 Band 1官立中文中学,占地约11,148平方米。学校于1926年成立,为全香港所由英国殖民地政府开办的中文中学,是香港历史悠久的官立中文中学。1946年,学校兼收女生,开创香港官立中学, 首间男女同校的先例。学校多年来培育了不少名人、高官及艺人,包括曾荫培先生、李明逵先生、崔琦先生、叶青霖先生及卢觅雪女士等。
金文泰中学是香港仅有的三间培育出诺贝尔奖、菲立兹奖(此为数学诺贝尔奖)的学生的中学之一(另外两间为香港培正中学及圣若瑟书院)。
金文泰中学曾于杰出学校奖励计划中夺得"校风及培育"优异奖。于2006年,学校为方便学生学习,于全校铺设无线网络(Wi-Fi),成为全港所提供完全无线网络覆盖的中学。于2014年,学校更为配合科技发展,推出了全港首段以航拍拍摄之学校宣传片。
五、英华书院-Ying WaCollege
英华书院(Ying Wa College)是香港的中学,是一所男子传统名校。由苏格兰传教士马礼逊于1818年创立于马六甲,其后于1843年迁校到香港。学校现由中华基督教会香港区会管理,于2008年成为直接资助计划中学,为香港补助学校议会22所补助学校之一,校舍位于长沙湾,港铁南昌站对外。校歌名为《Home of Our Youth》,是 Rupert Baldwin 在1938年的作品。
概要
英华书院为香港历史悠久的传统男校,对华人教育、传教及出版事业、中国西文化沟通贡献良多,包括发行香港首份华文报章《遐迩贯珍》,以及先将《十三经》翻译成英文出版等。 初的学校是由马厩改建的教室,由中国教师授课。1818年英华书院正式开学,学制并不严格,分成三个班,实行中英双语教学;中国学生没有宗教限制,学校还提供住宿以及其它生活费用。该书院还为中国学生设立了助学金,其主要目的是吸引当地的华侨青年入学、信仰基督教,然后为传教士业服务。
英华书院是近代来华传教士早创办的学校之一,1818年由位新教来华传教士马礼逊和米怜创办于马六甲。